成长专业股票配资平台有哪些,不是抓住所有机会,而是学会拒绝诱惑。
1
关于机会1,三种情况下的决策,往往不会好
昨天看到一个某主播的视频他说:替大家试验过了,美股套起人来也是非常不眨眼,去年底买了特斯拉已经亏了40%了。
他去年底买了特斯拉的股票,年底至今特斯拉下跌了20%多,但因为加了一倍杠杆,所以回撤比较大。
即便是20%,我相信也足够打破很多人的幻想。我之前聊过这样一段话,截图如下
在股市三种情况下的决策,结果大概率不好。
1、决策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看法,结果大概率不会好。
黑白在2022年美股那波下跌的时候是定投过一点美股相关ETF的,那个时候几乎没人聊美股,当然我止盈也比较早,涨起来就卖了。
反倒是去年下半年开始,美股估值已经较高的时候,美股会一直涨反而成了共识。
一般大多数人看好,这种情况下不说完全没机会,但风险大概率是不小的。
我们抛开金融知识,就从简单的常识上来说。
一个选择,当90%的人都看好的时候,从信息上看这个时候看法空前一致,但实际上也意味着,能继续选择买入的人已经很少了,所以你期望有更多资金来推高他很难。
一个选择,90%的人都投赞成票的时候,估值大概率不低了,所以你很难有高性价比的买入机会。
因此在股市,越一致反而可能越危险。
2、买入如果因为不甘,结果大概率不会好
去年底去美股的人,绝大部分都不是新股民,都是以往投A股的股民,最终决定去美股,大多都是经过了一个挣扎期的。
人都是不轻易认错的,刚开始看到其他选择表现更好,往往不会马上否定自己改变选择。
但这种不甘心会持续积累,终有一天不甘爆发,才会放弃自己以往的选择,这基本都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。
但这个时候引起他不甘的机会,往往是最佳的红利期已经过去,自己当前的选择最难的阶段也即将结束,所以很容易做出错误的改变。
做短线的有一句话,要么早信,要么不信。而大部分人既没有早信的果断,也没有不信的坚决,犹犹豫豫反复带来损耗。
3、越期望买了就涨,结果大概率不会好
希望买了就涨,就越要在当前热门股票中找机会,但是大部分时候热点切换是相对快的,同时频繁切换选择,对持仓不了解也很难拿的住,所以在这个市场越是着急买了就涨,越是会频繁切换持仓,越难有好的结果。
周一的文章题目是《直面》,交易前直面自己的内心,如果是因为以上三个原因,一定要更谨慎的审视一下自己的决策。
成长,不是抓住所有机会,而是学会拒绝诱惑。
2
关于机会2,大部分机会相信常识就够
今天中概冲高回落,但对于大部分去年前年布局了的朋友,其实没啥影响,因为已经有一定的浮盈,成本也比较低。
如上一段所说,难受的事买了就希望涨的人,因此总是在热点中找机会,每一次冲高回落或下跌又会担心行情是不是结束了,连续调整几天就会手足无措,拿不住最终也很难赚钱。
中概是黑白过去两年聊的最多的行业之一,无论是主动投资账户的腾讯,还是定投账户的互联网ETF都是我的第一重仓。
各种各样的逻辑聊了很多咱们就不在此重复了,仅仅是下面两年前聊的这段常识,我认为就足够让我们发现这个机会。
有分歧,才有机会,如果你发现这个分歧和常识或者现状违背,那么往往是较好的机会。
过去有那么一个时间,看现实没人离得开互联网,看股价好像这些公司都要倒闭,很多人一边用着各种互联网应用,一边得出结论,这些企业都会消失,显然是违背基本常识的。
其实当下的白酒一定程度上也是,如周一文章下的回答
之所以白酒我目前还没给太大的仓位,一方面估值还没到极低的地步,其次他的成长空间显然要比互联网差一些。
投资中很多机会,只要你相信常识,其实就不难发现。
但是大部分人在股价的影响下会不相信最基本的判断,也就是他能看见的现实。
很多问题,抛开股价看现实其实答案并不难,但是加上了股价走势反而会影响判断。
如果你足够认真观察,会发现一个特点,股民其实是最愿意学习的一个群体,但很多时候面对一些常识问题,股民在股价的干扰下,反而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下图是我两年前文章中的一段话
当然了大部分人越不理性,对于理性的你反而是好事。
没有巨大的分歧,就没有巨大的机会。
但有巨大的分歧,就需要我们克服恐惧,保持理性,独立思考。
对股市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,但面对一个恐慌中的机会,其实只有两个大的方向。
A:一切都不会好起来了。
B:会逐步好起来的。
大部分人在短期股价的影响下,都会变的不相信未来。
股市跌到2600点的时候,认为股市要没了,互联网跌到极致的时候,虽然上着网,但认为互联网要没了,白酒每次有较大的下跌都认为没人喝酒了。
看见现状,相信常识,听着好像很简单,但是一个人在困境,或过度乐观的时候,就很难保证理智。
这其实和人的本能相关。
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,在于我们脖子上这颗充满智慧的大脑。这颗大脑构造精密,分工明确,却并非完美和无懈可击,因为他太过于复杂,使得我们常常很难驾驭。
人的大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。“本能脑”、“情绪脑”、“理智脑”
本能脑:“它只管一件事,就是对环境做出本能的反应,遇见危险躲避,饿了就吃,困了就睡,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,因而也被称为“原始脑”。
后来人进化出了情绪脑:有了恐惧、兴奋、愉悦和伤心,大脑也分化出一块独特的情感区域,脑科学家称之为“情绪脑”。
大约在250万年前,人类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,在大脑前额区域进化出“新皮层”,我们常说的动“脑”,动的就是新皮层,它让我们产生语言、创造艺术、发展科技、建立文明,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。也被成为“理智脑”。
人类丰富的心理活动、复杂的思考,就得益于这三重大脑。然而,人类的不幸,也来源于这三重大脑。
动物吃饱就高兴,困了就睡觉,因为他并不会理性思考,人之所以容易痛苦,是因为这三重大脑都具备,本能脑在恐慌中做出应激反应,事后冷静下来,理性脑上班,仔细想想往往又会后悔。
并且本能脑和情绪脑形成最早,发育最完全,离心脏更近,运行速度也最快,其中包含的860亿个神经元细胞是整个大脑神经元细胞总数的80%。
而理智脑,耗费精力较大,我们不刻意提取,往往不被调用。
正因如此,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的理性决策,实际都是本能和情绪的结果,这也是为什么看似相信常识这么简单的事,在股市恐慌和疯狂的时候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原因。
黑白为什么一次次强调,让自己心态平和的重要,因为只有你的情绪先保证理性,你才能调用理智脑,去做出合理的决策。
3
关于机会3,你是要积累,还是要刺激
黑白最近沉迷腾讯的三角洲行动,之前黑白也聊过,这游戏腾讯不犯大错,至少可以成为腾讯一款不错的赚钱利器。
他为什么吸引人,我认为有几个原因。
如果仅仅是枪战的游戏,像黑白这样胜负欲不强的人,其实不太容易沉迷,也很难用心去玩。
但是他在战局中加入了搜索物品模式,虽然游戏地图是一样的,但是每局获得的物品是不一样的,增加了获得物品的随机性,你就总会期待下个箱子会摸出什么,这就激发了人的赌性。
同时消灭对方小队,可以拿走他身上的装备卖钱或自己使用,这就激发了你的胜负欲和获得感。
我以前理解不了打麻将就那么一副牌反复玩有啥意思,现在有些理解了,你总期待下一局的手气更好,期待通过策略赢得对方。
赢了对方才有钱,有钱才能买好装备去打下一局游戏,因此这个游戏里的游戏币就要更重要一些。
这个游戏想赚钱,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?
最有效的方法就是,尽量避战不和别人发生冲突降低风险,摸点装备小赚就结束游戏,看着虽然很慢,但资金是很容易积累的。
可这么做的玩家很少,因为,十局每局赚50万,你会觉得很没意思。10局输了9局,有一局赚500万,你会觉得很刺激。
理性的人,显然会选择第一种方法赚钱,但在游戏中黑白也是第二种。
答案很简单,因为我玩游戏就是追求刺激的,我是来体验快感的。
但在投资中,黑白必然是第一种,因为我的目的是积累财富,追求的是胜率,而不是某一次的刺激。
很多人之所以在股市起起伏伏,执着于抓涨停,找牛股,其实都忽略了自己的内心追求更多的是刺激,而不是积累。
所以关于机会,我们要一次次的问自己,你是在玩游戏,还是在做投资,你要的是积累,还是刺激。
4
关于机会4,已经选择了就别再焦虑了
在投资中大多基于基本面的机会,不是你选了就马上能展现价值的,所以急不得,已经选择了就别犹犹豫豫,耐心等待你买入的逻辑实现就好。
当然很多另一个焦虑来源是,看的是长期逻辑,难受的是短期波动。
3000点的时候有人问,我相信未来会更好,但如果再跌回2800点怎么办?
除非你加了杠杆,否则这个焦虑毫无意义,如果你认为未来两三年上证能到4000点,那他期间去过几次2800点又有什么关系。
换个比方,去年我说,黑白腾讯的成本是300港币,股价再跌回一次200港币,但是他最终回到了500港币,这笔交易就是赚钱的。
他最终能到500港币是关键,期间有没有到过200港币意义不大,无非是他跌回200港币,我正好有闲钱能在买点,没闲钱我就只能看着仅此而已。
13年9月,你10PE左右买了沪深300ETF,你坚信市场情绪会再次乐观,他总会回到15PE以上,
但是你买入后他又下跌了一年,最低跌到了8PE你浮亏了20%,而仅仅一年后他又涨到了18PE。
你既没有买在最低处,也没卖在最高处,对你想赚10~15PE这一段收益有影响吗?
并没有。
2018年底你再一次10PE买入沪深300,买入后的一年,晃晃悠悠仍在10PE附近,直到2021年初沪深300来到了17PE,中间的波动影响到你想赚10~15PE的钱了吗?也没有。
所以你为什么要为中间的波动焦虑呢?他并不影响你本来期待的结果。
要说为此焦虑,大致来自欲望的膨胀,跌了不买就觉得错过了更低的价格不甘心。
卖了还涨,就觉得少赚了钱不舒服。在股市我们要学会不求极致,拿到属于我们的那部分就好。
接受客观规律是你的核心优势,要说股市赚钱方法有多独特,其实真没有,各种方法都被说了无数遍。
你说标的选择有多难,其实也没多难,最差去选宽基指数,在10PE以下买沪深300,也能赚到一份合理的收益。
方法不难,标的也有简单的选项,最终结局不同来自哪里呢?
核心的差别在于,别人焦虑,煎熬,纠结的日子,你能否以平常心度过。
你不能,你就会有个执念,要去找一个时时刻刻都赚钱的方法。
最后发现浪费了大把时间在没意义的事情上,甚至不仅浪费了大把时间,还浪费了大把金钱去做无意义的尝试。
如果你觉得未来能更好,依然焦虑,那是因为你进入股市前,给自己预设了错误的信息,认为股市就是一个应该时刻赚钱,且收入不低的场所。
但你仔细想想,一件毫无门槛的事,既能时刻赚钱,且收入又不低,他要真的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需要去工作吗?
能否最终在这个市场赚钱,主要的差别有两个,首先有合理的收益预期,其次能在逆境中做正确的事。
事后都易,当下最难,每一个让人羡慕的大牛股也都是一天天熬出来的。
关于机会,如果你是基于价值,最终要的一条就是专业股票配资平台有哪些,已经认认真真做了选择,就别在焦虑了。